

前言:
2025年7月31日—8月1日,备受瞩目的学院奖2025春季征集大赛成果发布仪式将在创未来·Y2Y品牌年轻节2025上正式举行,标志着历时数月的创意盛宴即将迎来高潮时刻。
评鉴专家合影
作为成果发布的前期关键环节——学院奖2025春专家评鉴会,已于6月19日至23日在天津泛太平洋大酒店成功举办。这场汇聚了广告传播、品牌创意、数字营销行业领袖与资深专家的盛会,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严格把关,更是一场关于创意本质、人才培养与行业未来的深度对话。
百余位重量级专家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围绕创意人才培养路径、行业发展趋势走向等核心议题,分享了诸多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真知灼见。其中,侯玥、卫欣、王韶春、胡振宇、禹云贵、陶佩天、李翔等七位高校院长,基于多年深耕广告教育的丰富经验,分享了他们对学院奖的独到见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眼中的学院奖!
侯玥:赛事赋能 助推广告人才进阶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
担任本次大赛评委,我欣喜地看到,学院奖为学子们开辟了一片全面成长的实践沃土。参赛作品淋漓展现了同学们蓬勃的创意活力与精深的专业素养,尤其在品牌解析与市场洞察层面表现令人瞩目。这些弥足珍贵的赛事历练,必将化作同学们专业征途上的坚实阶梯,为他们未来在广告与传播天地的发展铺就坚实基础。衷心祝愿学院奖能持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深度融通广告教育与行业脉动,同频共振,不断涌现引领行业潮流的卓越英才。
卫欣:绿色传播 赋能品牌创意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积极赋能国家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广告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创意实践,为品牌创意添彩。期待借助学院奖赛事平台,让南林广告赋能中国品牌建设,推动学科融合发展与人才成长。
王韶春:执卷如临春野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专业带头人
执卷如临春野,万千创意破土而生。年轻笔触蘸满星河,以灵感为墨,绘尽时代新章。有幸见证思想绽放,愿这簇创意星火,永耀旷野。
胡振宇:“透明化”保障“含金量”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学院奖评审已建立了“透明化”的评价体系,以教育界、品牌方、代理方、媒介方等多维视角衡量作品价值,避免个人偏好影响判断,保障了评审的公平公正,也确保了获奖作品的“含金量”。作为评委,我从今年的参评作品中,发现了一批令人眼前一亮的“破圈思维”之作——它们打破学科壁垒,以跨界视角重构创作逻辑,展现了青年创作者的前瞻性与创新力。
青年创作者的优势在于未被束缚的想象力,但需补足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力与项目落地能力。所以,呼吁高校开设“创意项目管理”方面的课程,联合企业设立孵化基金,让优秀创意走出赛事走出校园,真正转化落地,服务社会需求。
禹云贵:二十载见证创意星火燎原
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创意星球作为国内重要的创意盛会,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现创意与才华的广阔舞台。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大赛携手近20年,一路见证着创意的星火燎原。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实践能力,也为学院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院将继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在大赛中不断挑战自我,为设计行业注入新鲜活力。期待未来大赛再创辉煌,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意人才,推动中国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陶佩天:与优秀作品对话的旅程
南昌工学院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副院长
很荣幸主办方邀请,成为本次专家评鉴会复评阶段评委。作为第一次参加复评的评委,能够深切感受到主办方的精心筹备,从赛程设计到评审机制都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评审工作得以高效开展。活动营造的专业氛围,不仅让参赛者收获成长,也让我在交流中获得新的启发。评审的过程既是一次专业的审视,也是一场与优秀作品对话的旅程。期待未来能见证更多精彩的作品与故事,共同推动中国广告事业的进步。
李翔:从作品中 看见广告教育未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李翔
在审阅众多作品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学子的创意与活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广告的热爱与追求。从独特的创意构思到精美的视觉呈现,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与心血。作为高校教师,我看到了未来广告行业的希望。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与创造力,在广告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用作品传递更多价值,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学院奖2025春专家评鉴会已圆满落幕,其留下对创意人才培养的深层思考与行业未来的美好展望,多位评审专家的见解共同勾勒出广告创意教育的多维图景。
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中国广告创意产业正处新起点。学院奖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国际的重要平台,将持续发挥独特价值,培养兼具艺术情怀与商业思维、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创意人才。
创意求索之旅,仿佛陶渊明笔下“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桃源小径。今天,当无数青年在各自狭窄的甬道中前行,学院奖愿为守护创作本真的星火而存在,始终以公正评审和多元平台,共执火把,照亮前路,见证每一位青年创意人一步步走出,于天光乍破处,振翅飞向无垠的创意苍穹。
策划:郭兴医
作者:许天
配图:李铭辰
校对:许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