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光影沂蒙!“沂蒙山杯”中国青年公益微电影创作大赛评审暨第四届全国高校短视频联盟校企媒采风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作者: 创意星球网
发布时间:2025-07-10
66449 646

前言:

2025年7月31日—8月1日,备受瞩目的学院奖2025春季征集大赛成果发布仪式将在创未来·Y2Y品牌年轻节2025上正式举行,标志着历时数月的创意盛宴即将迎来高潮时刻。

评鉴专家合影

作为成果发布的前期关键环节——学院奖2025春专家评鉴会,已于6月19日至23日在天津泛太平洋大酒店成功举办。这场汇聚了广告传播、品牌创意、数字营销行业领袖与资深专家的盛会,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严格把关,更是一场关于创意本质、人才培养与行业未来的深度对话。

百余位重量级专家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围绕创意人才培养路径、行业发展趋势走向等核心议题,分享了诸多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真知灼见。

在中国美术教育领域,“八大美院”代表着最高学术水准,本场专家评鉴会有幸邀请到了其中的“半壁江山”。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的王昀、高山、蒋金辰、刘哲等四位专家教授,这些艺术与设计领域顶尖专家的专业视角,必将为学院奖带来全新启发。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眼中的学院奖!

王昀:创新平台 突破学科边界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本次学院奖评审,让我看到设计教育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年轻学子们不仅关注技术与美学的融合,更展现出对社会议题、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工业设计的未来在于“跨界协同”,我们需要培养既能扎根中国制造需求,又能回应全球性挑战的创新者。学生的设计蕴含着无限活力与创新精神,在功能与美学的平衡间、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都有着精彩呈现。

希望同学们持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生活是设计灵感的无尽源泉,用心观察日常,才能发现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未被满足的需求。同时,要勇于突破专业界限,当下设计领域,跨学科融合是趋势,唯有如此,才能拓宽视野,在复杂多元的市场需求中,找到独特的设计视角。

高山:跨界创意 见设计新声

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经过与学院奖的长期互动和了解,深感评审工作肩负传递行业标准的使命,需以专业视角公平筛选作品,兼顾创意突破性与市场、社会议题回应。期待青年创作者突破传统形式,融入跨界创意;深植社会肌理,以青年视角解构现实议题;拥抱技术浪潮,实现技术与创意深度耦合,让作品既回应行业破圈需求,又承载时代思考。

人才培养方面,建议高校深化校企联动,以实战命题驱动教学,搭建跨学科创意孵化平台,推动学术教育与行业实践无缝衔接,培育兼具创意内核与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蒋金辰:青年设计人才的成长舞台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在这里,学生们以设计为翼,勇敢地探索品牌传播的新领域,尝试各种新颖的创意表达。学院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期待能培养出更多既具备深厚艺术审美,又拥有扎实创意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为广告行业增添更多绚丽色彩。

刘哲:别学“像” 要学“想”

鲁迅美术学院视传学院广告与新媒体设计工作室主任

别学“像”,要学“想”。

你现在种下的每一个“奇怪”的念头,都可能在未来长成改变世界的风景。

结语:

学院奖2025春专家评鉴会已圆满落幕,其留下对创意人才培养的深层思考与行业未来的美好展望,多位评审专家的见解共同勾勒出广告创意教育的多维图景。

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中国广告创意产业正处新起点。学院奖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国际的重要平台,将持续发挥独特价值,培养兼具艺术情怀与商业思维、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创意人才。

创意求索之旅,仿佛陶渊明笔下“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桃源小径。今天,当无数青年在各自狭窄的甬道中前行,学院奖愿为守护创作本真的星火而存在,始终以公正评审和多元平台,共执火把,照亮前路,见证每一位青年创意人一步步走出,于天光乍破处,振翅飞向无垠的创意苍穹。

策划:郭兴医

作者:许天

配图:李铭辰

校对:许冰

66449
逐梦光影沂蒙!“沂蒙山杯”中国青年公益微电影创作大赛评审暨第四届全国高校短视频联盟校企媒采风实践活动圆满收官